摄影理论
热点推荐
当前位置:   首页 > 摄影理论

民俗摄影不妨先从作说明文开始

时间:2012年09月21日    作者:何碧    点击次数:
    很有意思,有位拍民俗题材多年的摄影爱好者提问:民俗摄影到底该怎么拍。有明白人这样回答,选定一个题材,按照纪实摄影方式拍下去,拍成一个深入的专题就可以了。这当然很实用,但对于连纪实摄影边界还没摸到的人来说,确实有一定难度。笔者认为,民俗题材的拍摄,不妨先从类似写说明文的方式进行。

    民俗摄影必须是全面而客观的反映,必须有深入而广泛的记录,必须是一组成型的组图,其根本价值在于用影像留驻即将消逝或者经常变化的民俗活动。因此,民俗摄影题材的选定,不妨从小处入手,一项活动、一个村寨、一个家庭、甚至一个个体(如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人)等。如果拍摄范围过大,照片极可能只是些吉光片羽。

    之所以说从作说明文发端,是要先得从猎奇、唯美等拍摄态度和表现方式的误区中走出来,培养扎扎实实、认认真真的记录心态。这种方式既是纪实摄影的视觉训练,也可以为自己的选题积累影像资料。

    与写作相似,民俗摄影要完整地说明一项民俗尽可能多的内容,就需要积累素材和编辑撰写两个步骤。不厌其烦地拍摄民俗的过程、细节甚至是器物、背景等,最终积存的大量资料照片足以保证我们完整而条理地用图像解说民俗事象。至于编辑工作,不妨请一些民俗、摄影、社会学的专家学者参与,以提升其史料价值。
  
    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中称,摄影这样的复制技术“用众多的摹本代替了独一无二的存在。它使复制品得以在观众或听众自己的特殊环境里被观赏,使被复制对象恢复了活力。”要想达到这个目的,我们的说明和讲述就更得严谨而务实,就更得讲究影像的真实性,甚至强调抓拍态度。